沙特:石油富国的真面目,利雅得一月让我窒息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8:34    点击次数:85

沙特:石油富国的真面目,利雅得一月让我窒息

你看到的沙特,是石油美元堆砌出来的奢华;

你没看到的沙特,是一个被宗教和传统紧紧束缚的社会牢笼。

很多人去沙特是为了"挣快钱",

可最后才发现,在这里,每一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。

01. 沙特的表面,像"镀金宫殿";生活的本质,却是一种无形的禁锢

我一个做工程的老乡,两年前接了个利雅得的项目合同。

最初他微信里发的都是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、宽敞的公寓、还有那些金碧辉煌的清真寺建筑……看起来就是"暴发户版的中东体验"。

结果三个月后,他变了。

不怎么发朋友圈了,偶尔聊天也是抱怨连连,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。

他跟我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深刻的话:"这里的富有是真的,但自由是假的。钱再多,也买不到一个轻松的呼吸。"

你看得见的豪车、金饰、奢华商场,其实都是建立在极度严苛的社会管制之上的。

久了,人就会开始"精神缺氧"。

02. 沙特的财富,是用"极度保守"换来的稳定

沙特的中产阶层,活得比你想象的还压抑。

每天5次礼拜时间必须停止一切商业活动;

女性直到2018年才被允许开车,现在仍需男性监护人同意才能出国;

音乐会、电影院这些娱乐场所直到近年才开放,且内容严格审查;

酒精完全禁止,连啤酒都买不到;

任何形式的政治讨论都可能被视为危险言论。

据统计,沙特政府每年在"宗教警察"上的投入超过10亿美元,专门监督民众是否遵守伊斯兰教法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穿着白袍的宗教警察,他们有权检查你的手机、询问你的行程,甚至可以因为"衣着不当"将你拘留。

别看购物中心里个个西装革履、钻石手表,但如果你足够敏锐,就会发现:

每个人的眼神里,都透着一种"被监视的紧张感"。

你以为他们的奢华是生活品质,其实是一种"用金钱换取内心平静"的自我麻醉。

03. "宗教自由"?不,那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控制

沙特是逊尼派伊斯兰教的发源地,这件事众所周知,但你真的理解它有多"严格"吗?

每个外国人入境时都要签署"尊重伊斯兰教法"的承诺书;

公共场所男女必须分开,连麦当劳都有男性区和家庭区;

斋月期间,白天在公共场所吃东西喝水都是违法的;

任何宗教书籍和物品都不允许带入境内;

对伊斯兰教的任何质疑都可能面临严重后果。

一位在沙特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告诉我:"在这里,你不能说'我不信教',只能说'我在学习'。哪怕心里有一万个不认同,嘴上也得说'真主至大'。"

沙特的"宗教纯净",其实是一种"思想单一化的强制执行"。

你能想象一个国家的民众,每天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停下手头的工作去祷告吗?

信仰到最后,不是内心的平静,是集体性的思维僵化。

04. 真正窒息的,是"看不见的监控":沙特人的精神状态,被严密管制

先看几个数据:

沙特是全球网络监控最严密的国家之一;

沙特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病率在海湾国家中最高;

沙特青年失业率高达28%,但不允许公开讨论这个问题;

沙特的家庭暴力案件数量居高不下,但很少被公开报道。

从青年到中年,几乎每一代人都在无声的压抑中生活。

一位在利雅得工作的外国记者说:"沙特人是全世界最会客套的一群人,也是全世界最不敢表达真实想法的一群人。"

他们笑,是因为太多话不能说、不能质疑、不能反对。

他们沉默,是因为太久没被允许自由地思考。

在沙特,"政治敏感"不是例外,而是常态。

05. 在沙特,你可以活得富有,但你会逐渐失去自我

沙特的"尊重"是严格按照教法执行的礼仪,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平等;

商场里必须穿着保守服装,女性必须戴头巾遮住头发;

你得学会在礼拜时间停止一切活动,低头默念经文;

餐厅里不能点猪肉制品,连明胶软糖都要检查是否清真;

公共场所不能与异性有任何肢体接触,连握手都要避免。

在沙特,规矩可以精确到每一个细节,个性却被完全抹杀。

你永远不知道,那些对你微笑说"Inshallah"(真主意愿)的人,内心是否真的平静。

沙特人并不是不友好,而是——他们被宗教和传统规训得"不敢友好"。

06. 沙特对外国人,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慷慨

别看沙特在国际上花钱如流水,真实的沙特对外国劳工,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大方。

很多外国劳工的护照被雇主扣押,想离开都难;

"卡法拉制度"让外国人完全依赖沙特雇主,没有雇主同意不能换工作;

工资拖欠是常态,特别是对南亚和东南亚劳工;

住宿条件往往很差,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;

一旦发生劳务纠纷,外国人很难得到公正处理。

还有一个细节:沙特的商场里有阿拉伯文、英文标识,但中文标识少得可怜,即使在中国人聚集的商业区也是如此。

这不是疏忽,这是潜意识的"文化等级制度"。

沙特社会的"石油傲慢"深入骨髓:

"我们是真主选中的土地,你们来这里是为了挣钱,不是为了享受平等。"

他们需要你的技术和劳动力,但不会把你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。

07. 沙特,不适合长期居住,没有任何例外

沙特的生活,看起来富裕、安全、有序,但要付出的代价是:

你要学会把所有的个人观点都藏在心里;

你要接受被"全方位监控",包括你的社交媒体、通讯记录、行踪轨迹;

你要适应一个"不允许质疑、不欢迎多元、不鼓励创新"的社会环境。

有人说,沙特是一个"石油经济支撑的宗教国家实验"。

但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普通人,想活得自由、真实、有尊严——

那么,沙特可能是你最不该选择的地方。

【沙特生活实用Tips】

- 入境前务必了解当地宗教习俗,避免无意中违规

- 准备保守的服装,女性必须准备头巾和长袖衣物

- 下载当地的祷告时间APP,商店在祷告时间会关门

- 不要携带任何酒精制品或非伊斯兰宗教物品

- 保持低调,避免在公共场所讨论政治或宗教话题

- 学会几句基本的阿拉伯语问候语,会让生活更便利

写在最后:

如果你去沙特出差或短期工作,或许会被这里的富有所震撼。

但如果你要在这里长期生活,请记住一句话:

真正让人窒息的,永远不是沙漠的干燥,不是高温的炎热,而是你必须按照既定的模式生活,不能有任何deviation(偏离)。

你羡慕的沙特财富,其实正在用自由作为代价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